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贵州省人民政府贯彻执行《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若干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23:05:57  浏览:959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贵州省人民政府贯彻执行《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若干规定

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人民政府贯彻执行《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若干规定

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3号


现发布《贵州省人民政府贯彻执行〈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若干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省 长 陈士能
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七日
第一条 根据《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65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对音像制品实行分部分、分级管理。
省人民政府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主管全省音像制品的出版、复制和进口工作;省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和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共同组成音像制品内容审核机构主管全省音像制品内容的审核工作;省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主管全省音像制品的批发、零售、出租和放映工作。
省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按照省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协助前款所列部门负责有关音像制品的管理工作。
州、市、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和地区行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音像制品管理工作。
第三条 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所属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从事音像制品的经营活动,不得参与所属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
第四条 本规定实施前设立的音像制品出版、复制、批发、零售、出租、和放映的单位,应当在1995年3月31日前,依照《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和本规定重新办理审核登记手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二条明确的职责分工,对音像制品的出版、复制、批发、零售、出租、放映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依法核发许可证。
第五条 音像出版、复制、进口单位未取得许可证的,不得从事音像制品出版、复制、进口经营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取得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不得从事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和放映等经营活动。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监督检查机构,加强对音像市场的管理。文化市场监督检查机构,应当协同工商、公安、税务等部门检查音像制品经营活动,严肃查处违法违章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第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青岛市教委实施政府采购暂行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局


关于印发《青岛市教委实施政府采购暂行办法》的通知


委属各单位:
  现将《青岛市教委实施政府采购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 岛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二○○○年八月十五日

关于印发《青岛市教委实施政府采购暂行办法》的通知青岛市教委实施政府采购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加强市教委机关及委属单位采购商品和服务管理工作,根据《青岛市政府采购暂行办法》(第93号令)要求,结合我委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教委机关、委属各单位采购商品和获得服务的活动。
  一、采购商品与服务项目:
  (一)2万元以上的基建、绿化、美化及校舍维修等项目;
  (二)机动车辆;
  (三)教育仪器设备和标本模型、电教设备、职教专用设备、文体设备;
  (四)学校规定配备的医疗器械、药品等;
  (五)办公用品和设备等;
  (六)其他服务项目:指机动车辆定点维修、保险、加油及大宗印刷等项目;
  (七)师生统一着装、学生公寓用品、学习用品、学生电教教材及学具;
  (八)、其他有必要实行集中采购的商品。
  二、实行集中采购的资金来源:
  (一) 教育经费拨款;
  (二) 教育附加拨款;
  (三) 上级补助收入;
  (四) 拨入专项;
  (五) 事业收入;
  (六) 附属单位缴款;
  (七) 勤工俭学收入;
  (八) 捐资收入;
  (九) 其他收入;
  第三条 凡属于规定的采购范围、标准的商品和服务,市教委根据批准的预算和资金的使用计划编制和公布采购计划并及时组织实施。任何单位不得超范围、超标准自行采购。
  第四条 集中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保证质量、效益优先的原则。

第二章 责任分工
  第五条 集中采购处室责任分工
  (一)基建办公室负责基本建设、校舍维修、绿化美化、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制冷等项目的计划审核和集中采购计划的制定及落实。
  (二)装备办公室负责教学仪器、电教设备、医疗器械、文艺设备、药品、学具等项采购的计划审核和集中采购计划的制定及落实。
  (三)电教馆负责校园网、电教软件及辅助设备、学生电教教材等项目的计划审核和集中采购计划的制定及落实。
  (四)勤管处负责师生统一着装等项目的计划审核和集中采购计划的制定及落实。
  (五)计财处负责办公家具、交通设备、职教专用设备、办公用品、车辆维修、保险、大宗印刷及其他等项目的计划审核和各项集中采购计划的制定及落实。

第三章 采购方法
  第六条 凡属集中采购的项目,各单位要在每季度末10日前,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制定下季度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包括采购项目、采购数量、采购时间及相关要求。集中采购计划一式两份,一份报计财处,一份报有关处室。市教委有关处室根据业务分工,负责审核基层单位上报的季度采购计划,制定市教委集中采购计划(草案),并于次季度初5日内将教委集中采购计划(草案)报计财处核定。
  第七条 集中采购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采购、询价采购、定点采购、单一来源采购等符合《青岛市政府采购暂行办法》规定的采购方式。
  第八条 集中采购资金的支付
  (一)属教委和用货单位各负担一部分资金的商品或服务,按合同要求由教委有关处室统一支付货款的,用货单位应于确定供应商的5日前,将应负担的资金划拨到市教委有关处室的帐户,有关处室按规定负责货款的统一结算。
  (二)属教委统一招标采购商品,由用货单位与供货厂商签订购货合同,并按合同要求由用货单位支付货款,其所需资金由上交市教委统一管理部分支付的,学校应按规定编制预算,填写“经费预算审批表”并持签定的“集中采购合同”到计财处办理有关资金审批、划拨手续;属用货单位从自有资金支付货款的,由用货单位按有关规定办理结算。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九条 各单位采购商品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采购无效;给供应商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一)应当实行招标采购而未实行的;
  (二)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
  (三)自行组织招标或委托无法定招标资格的机构代理招标的。
  (四)与招标机构或供应商串通,虚假招标的;
  (五)定标前泄露标底的;
  (六)其他严重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五章 管理监督
  第十条 为加强领导,确保集中采购工作的公正、公平、有序进行,市教委成立青岛市教委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委计财处,负责教委系统集中采购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采购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招标活动,有关招标责任处室应事先通知计财处和审计处。其中采购100万元以上的招标活动,计财处、审计处和纪委将派员参加。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教委计财处负责解释,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餐饮修理业价格行为规则

国家计委 国内贸易部 等


餐饮修理业价格行为规则
1995年10月31日,国家计委、国内贸易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第一条 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餐饮、修理业价格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餐饮、修理业健康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餐饮、修理业的经营者(以下简称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应当遵守本规则。
本规则所称的餐饮业,是指国有、集体、个体、外商投资企业经营者以餐馆、酒吧、宾馆、饭店、列车餐车、流动餐饮摊车等方式专营或兼营餐饮服务项目的行业。
本规则所称的修理业,是指国有、集体、个体、外商投资企业经营者经营各种家用电器、照相器材、钟表、自行车等生活耐用消费品修理服务项目的行业。
第三条 餐饮、修理业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应当遵循公开、公平、诚实信用、质价相符、正当竞争的原则,遵守国家的价格法规和政策,自觉维护价格的正常秩序。
第四条 餐饮、修理业的价格,属政府定价的,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价格;属政府指导价的,经营者应当在政府指导价规定的范围内制定价格;属经营者定价的,经营者应当以提供服务的成本费用为基础,加法定税金和合理利润,依据市场供求和竞争情况制定价格。
合理利润是指不违反国家有关制止牟取暴利的规定,以正当的经营手段所获取的利润。
第五条 餐饮、修理业经营者制定服务项目价格时,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制止牟取暴利的规定,有关服务项目的价格应当符合当地政府或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服务项目的市场平均价格、平均差价率、平均利润率及其合理幅度的要求。
第六条 餐饮业经营者经营的自制食品、饮料的价格,应以原材料成本加合理费用、法定税金和利润制定;经营的制成品食品、饮料、酒水等的价格,应以制成品进价加合理差价制定。修理业的修理费应根据不同修理项目的工时消耗和技术繁简情况分别制定;更换零配件的价格,应以零配件进价加合理差价制定。
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餐饮、修理业价格的制定规定有作价办法及计价利润率或毛利率、差价率的,经营者应当执行规定的作价办法及计价利润率或毛利率、差价率。
第七条 经营者经营的服务项目应当标示质量标准或者等级标准,并向消费者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
按等级标准分类的企业,不同等级的服务项目价格,应保持合理的等级差价。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制定的服务项目等级差率,如餐饮企业的等级差价,应当符合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标准(GB/T13391-92)规定等级制定的餐饮服务项目等级差价率;其它没有国家标准但也实行等级分类的行业,应符合当地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服务项目等级差价率。
第八条 各种服务项目应当具有与其价格相符的服务内容,经营者不得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服务多收费。
餐饮服务项目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经营者不得随意收取任何名目的价外服务费或以其它形式价外加价;修理服务项目除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规定可另收取检查费者外,不得随意另立名目,价外加价收取费用。
第九条 经营者经营的服务项目,应当实行同一服务项目同质同价,不得因服务对象不同而实行不同的价格。
第十条 经营者应当尊重消费者对服务项目和服务价格的自愿选择权。主动向消费者如实介绍有关服务项目的内容和价格,由消费者自行做出选择。
第十一条 各种服务项目的价格,应当按照项目、品类进行明码标实价,价签价目齐全、标价详尽准确、字迹清晰、价目表或标价签制作规范、摆放位置醒目,涉外项目要中外文对照规范。
价目表中除餐饮行业时价性较强必须标“时价”字样的鲜活海鲜类菜肴外,各种服务项目价格均不得标“时价”等含糊字样。餐饮行业价目表中标“时价”字样的鲜活海鲜类菜肴,则必须按照明码标价的要求以能向消费者显示的方式公布当日的销售价格。
第十二条 服务项目价格结算,应当详尽、准确。一般服务项目价格结算均应出具票据,结算票据应如实写明服务项目的具体品名、单价和总结算价格。
修理项目还应当注明所修理部位和更换零配件的具体品名、产地。
第十三条 经营者因计价、计量错误多收价款的,应当将多收价款如数退还消费者。
经营者因调整价格未及时更换价目表或标价签而造成实际结算价格高于标价的,高于标价部分的结算价款视同计价错误多收价款退还消费者。
经营者计价、计量时有欺诈行为多收价款的,除将多收价款退还消费者外,还将按有关法规进行查处。
第十四条 经营者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价格管理,建立健全各项价格管理制度。应当接受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价格指导。属于企业定价的,价格的制定和调整,应当建立和履行企业内部的价格审核和审定程序。
第十五条 经营者应当通过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努力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第十六条 经营者的下列行为为不正当价格行为:
(一)不执行政府规定的价格或指导价,擅自涨价或乱收费用;
(二)违反国家有关制止牟取暴利的规定,自行制定构成暴利的价格;
(三)与其它企业串通,制定垄断价格或哄抬价格;
(四)不按规定明码标价或者使用虚假标价,蒙骗消费者;
(五)违反公开、公平和自愿选择原则,强行服务或变相强行服务,强迫消费者接受其规定的价格;
(六)采取偷工减料、掺杂使假或者虚报用料、工时等欺诈手段,多收费用;
(七)采取混淆服务等级或者计价、计量欺诈手段,多收费用;
(八)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第十七条 经营者有本规则第十六条规定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价格监督检查机构依法查处。
第十八条 餐饮、修理业经营者应当接受和服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服务项目价格的有关资料。
第十九条 非生活耐用消费品修理服务项目的价格行为规范,可参照本规则执行。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区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可会同商业、供销等有关部门根据本规则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一条 本规则由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则自1996年1月1日起执行。